- 管理與組織
- 活動組
活動組目標
- 提供多元化活動供學生參與,發展及培養學生對各種活動的興趣,豐富其生活,促進其身心健康。
- 透過各項表演,豐富學生多元智能,增強學生的解難能力、溝通能力、創造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,展現學習成果。
- 擴闊學生的知識領域,增強學生的學習技能。
- 引導學生認識課外活動的意義及培養欣賞能力。
- 促使學生對互助合作、守紀律、友愛、公平等觀念有更深刻的認識,藉此培養學生的公民責任感。
- 擴闊視野及生活體驗,鼓勵學生多觀察,體驗不同學習經歷。
- 促進學校與課外活動相關的校外團體聯繫。
周年計劃
1.加強推動學校中層人員的行政領導培訓,強化中層領導角色。
目標 |
推行策略 |
時間表 |
1.持續利用「策劃—推行—評估」的自評循環,監察科組工作的推行情況及成效,藉此不斷自我完善及持續發展。 |
|
全年 |
目標 |
推行策略 |
時間表 |
1.提升自我管理能力,建立健康生活 | 學校旅行 學生參加學校旅行,透過群體活動,學習溝通合作,建立人際關係 |
全學年
|
2.透過人才庫,發揮學生的恩賜 | 完善人才庫 完善人才庫發掘學生才能和培育學校中的尖子,提升學生潛能。 |
全學年
|
3.加強國民身份認同(自豪及成就) | 1.升旗隊/藝術隊訓練 升旗隊/藝術隊隊員透過參加訓練,提升對國家的歸屬感和成就感,從而加強學生對國民身份認同。 |
全學年
|
2.中國香港運動員交流活動 學生透過參加中國香港運動員交流活動,藉向中國香港運動員各項成就學習,從而提升學生自豪和成就感。 |
全學年
|
目標 |
推行策略 |
時間表 |
1. 培養學生不同的興趣,發掘個人潛能,並學習與人溝通和合作,促進社交發展。 | 週五課外活動 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,啟發學生潛能,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,使學生得到均衡全面發展。 |
全年 |
3.2.2全校學生參加最少一項校內或校外與體育或藝術有關的訓練、活動或比賽。 | 一生一體藝 全校每名學生最少參加一項校內或校外與體育或藝術有關的訓練、活動或比賽。 |
全年 |
週五課外活動花絮
本校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,啟發學生潛能,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,使學生得到均衡全面發展。本年度週五課外活動為同學提供了不同的項目,可令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學習,減輕壓力。課外活動種類包括有體育性、藝術性、學術性、興趣性及服務性的小組。
活動種類 | 課外活動小組 |
體育性 | 籃球、足球、羽毛球、排球、游泳 |
藝術性 | 詩班、中國舞、視藝活動、手鐘、弦樂、非洲鼓、聲樂、中國鼓 |
學術性 | 團契、趣味英語、Lego機械人、STEM 小組、飛機工程師、普通話遊戲 |
興趣性 | 讚美操、飛機工程師、魔力橋 |
服務性 | 少年警訊、小童軍及幼童軍 |
校隊介紹
本校共有12隊校隊,透過長期訓練,培養學生的毅力及不同的技巧,從而爭取好成績。
手鐘隊 訓練學生手鐘打奏之技巧,藉此增強節奏感及與其他成員的合作性。 | |
英詩集誦隊 學生透過參與此活動,能訓練英文朗誦技巧,並同時增加其對英文學習的興趣與信心。 |
英語話劇隊 通過演繹英語作品,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興趣,並從中可學習話劇技巧。 | |
詩班 透過練習增強歌唱技巧,學生有機會於週會、教育主日及畢業禮獻詩。亦會安排詩歌班參加香港學校音樂節歌唱比賽 | |
舞蹈隊 透過學習中國舞,培養學生欣賞和表演舞蹈的興趣。 | |
乒乓球隊 提升校隊成員的技術及建立良好的運動態度,增強競爭力。 | |
田徑隊 訓練學生田徑基本知識和技術(跑、跳、擲),從而培養學生堅毅自信及團結精神。 | |
足球隊 團結就是力量,發揮所長,盡展所能。 | |
泳隊 泳隊隊員透過有系統的訓練,發展本校學生的內在潛能,同時加強學生的游泳技術,為日後比賽作充分的準備。 | |
排球隊 透過專業的排球訓練及參與學界賽事,培養學生團體合作的精神。 | |
籃球隊 本著熱血的心,透過專業訓練,培養出學生勇敢、合作的精神。 | |
羽毛球隊 透過有系統訓練和參與比賽,提升學生的羽毛球技巧,同時培養學生「勇於挑戰」及「堅毅」的精神。 | |
弦樂隊 透過學習弦樂和參與團體演奏,能訓練學生的音樂覽賞能力和團體合作性,並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及音樂才能 |
對外比賽成績
體育
藝術
其它
體育
藝術
傑出學生選舉準則 2023
項目 | 推薦學生準則 | 推薦方法 |
1.九龍城區傑出學生選舉 | 小六共6位學生 6A,6B,6D班:各1位 6C(精英班):3位 | 班主任與科任商議推薦人選,根據參選準則選出最合適人選代表學校參選。 |
2.傑出公民學生獎勵計劃 | 小五4-6位學生 | 擷取上年度下評二小四全級首1-10名學生成績及操行(B+或以上)紀錄,再提名學生參加。 |
3.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傑出學生資助 (非學術範疇) | 以體/藝成績選3位學生(在同一年內提名人選不能與屈臣氏香港學生運動員獎相同) | 以體/藝成績選3名學生參加。 |
4.校園藝術大使計劃 | 小六2位學生(藝術)
| 小六班主任、視藝科任、音樂科任及舞蹈隊負責老師推薦學生參加。 |
5.全港青少年進步獎
| 小四至小六每級一名
| 以上年度的上學期及下學成績比較, 每級(本年度四至六年級)篩選1位進步最多之學生。 |
6.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小學校長會模範生 | 小三至小六每級一名 (共4名) | 從上年度下學期的資料擷取每級學行優異生資料。 |
7.香港遊樂場協會 – 香港傑出少年選舉 | 小六(年滿11歲)學生共6位 6A,6B,6D班:各1位 6C(精英班):3位 | 班主任按以下的範疇品德、學業、藝術、體育、創作等方面推薦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參加。 * 班主任按機構評審方向推薦合適學生 * 由校長作面試,作最後推薦 |
8.「卓越今天 成就將來」青少年領袖獎勵計劃
| * 兩名小五學生 * 計劃主要就學生於「領導才能、創新思維、才藝、社會承擔」四個範疇的發展作評核。 | 從風紀正隊長、副隊長及小隊長當中選出學生名單,再跟訓育處及相關班主任討論後選出合適的兩名五年級學生參加。 |
9.屈臣氏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| * 1名小六學生 * 在體育運動上有突出表現或成績 * 品行優良 (B+或以上) * 有體育精神、對運動充滿熱誠,並有志於追求卓越表現 | * 先選出於運動方面獲獎最多的3-4名6年級學生。(只選取他們於5年級的活動成績) * 再抽出他們五年級的上下學期操行成績(參加學生操行需獲B+或以上)。 * 小六體育科科任共識從名單中推薦1名代表。 * 因10月須上報名單,故在開學初期(約9 月) 須選出代表學生。 |
10.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小學生獎勵計劃 | * 選1名小六學生
| * 擷取上年度下學期五年級首10名學生成績。 * 再篩選品行良好(B+或以上)及去年在體藝方面有良好的成就的學生,篩選出2名候選學生。 * 選出2名候選學生後,由校長作最終決定。 |
11.資優教育基金—「閃耀之星」才華拓展獎學金 | * 小五、小六各選1名學生 | * 擷取每級2-4名於數理/體育/藝術成績表現突出的學生。 * 再從中篩選出合適學生(成功申請書津之學生作優先推薦)。 |
12.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—「香港課外活動優秀學生表揚計劃」 | * 小六選1名學生 (在同一年內提名人選不應與屈臣氏香港學生`運動員獎相同) | * 根據學生去年的獲獎紀錄,選出4-6名課外活動範疇有傑出表現的學生提名。 * 從提名人中,學校將根據以下準則進行選擇:
|
13.香港學術及教育交流協會–傑出小學生選舉 | * 小五選3名學生 | * 擷取下評二小五全級首1-10名學生成績及操行(B+或以上)紀錄。 * 再從名單中篩選3名在去年活動方面有良好表現的學生(有小功或以上)。 * 推薦名單最後由經4名五年級班主任共識。 |
*上述準則或會因應舉辦機構每年的提名要求而作出更改,惟校方有最終決定權
項目 | 推薦學生準則 | 推薦方法 |
1. 九龍城區傑出學生選舉 | 小六共6位學生 6A,6B,6D班:各1位 6C(精英班):3位 | 班主任與科任商議推薦人選,根據參選準則選出最合適人選代表學校參選。 |
2. 傑出公民學生獎勵計劃 | 小五4-6位學生 | 擷取上年度下評二小四全級首1-10名學生成績及操行(B+或以上)紀錄,再提名學生參加。 |
3. 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傑出學生資助 (非學術範疇) | 以體/藝成績選3位學生 | 以體/藝成績選3名學生參加。 |
4. 校園藝術大使計劃 | 小六2位學生(藝術)
| 小六班主任、視藝科任、音樂科任及舞蹈隊負責老師推薦學生參加。 |
5. 全港青少年進步獎
| 小四至小六每級一名
| 以上年度的上學期及下學成績比較, 每級(本年度四至六年級)篩選1位進步最多之學生。 |
6.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小學校長會模範生 | 小三至小六每級一名 (共4名) | 從上年度下學期的資料擷取每級學行優異生資料。 |
7. 香港遊樂場協會 – 香港傑出少年選舉 | 小六(年滿11歲)學生共6位 6A,6B,6D班:各1位 6C(精英班):3位 | 班主任按以下的範疇品德、學業、藝術、體育、創作等方面推薦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參加。 l 班主任按機構評審方向推薦合適學生 l 由校長作面試,作最後推薦 |
8. 「卓越今天 成就將來」青少年領袖獎勵計劃
| l 兩名小五學生 l 計劃主要就學生於「領導才能、創新思維、才藝、社會承擔」四個範疇的發展作評核。 | 從風紀正隊長、副隊長及小隊長當中選出學生名單,再跟訓育處及相關班主任討論後選出合適的兩名五年級學生參加。 |
9. 屈臣氏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| l 1名小六學生 l 在體育運動上有突出表現或成績 l 品行優良 (B+或以上) l 有體育精神、對運動充滿熱誠,並有志於追求卓越表現 | l 先選出於運動方面獲獎最多的3-4名6年級學生。(只選取他們於5年級的活動成績) l 再抽出他們五年級的上下學期操行成績(參加學生操行需獲B+或以上)。 l 小六體育科科任共識從名單中推薦1名代表。 l 因10月須上報名單,故在開學初期(約9 月) 須選出代表學生。 |
10. 資優教育基金—「閃耀之星」才華拓展獎學金 | l 小五、小六各選1名學生 | l 擷取每級2-4名於數理/體育/藝術成績表現突出的學生。 l 再從中篩選出合適學生(成功申請書津之學生作優先推薦)。 |
11. 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—「香港課外活動優秀學生表揚計劃」 | l 小六選1名學生 (在同一年內提名人選不應與屈臣氏香港學生`運動員獎相同) | l 根據學生去年的獲獎紀錄,選出4-6名課外活動範疇有傑出表現的學生提名。 l 從提名人中,學校將根據以下準則進行選擇: 1. 參與課外活動的獲獎數量 2. 課外活動範疇需多樣化(不可只參與單一活動類別,至少要參與兩項或以上不同類型的活動)。 3. 去年在學校獲頒的活動成績,至少有一項屬小功或以上。 4. 可根據屈臣氏學生運動員提名名單作參考 5. 最後交由校長核實 |
12. 香港學術及教育交流協會–傑出小學生選舉 | l 小五選3名學生 | l 擷取下評二小五全級首1-10名學生成績及操行(B+或以上)紀錄。 l 再從名單中篩選3名在去年活動方面有良好表現的學生(有小功或以上)。 l 推薦名單最後由經4名五年級班主任共識。 |
13. 大灣區優秀學生選舉 | l 小五選1名學生 | l 擷取上年度全學期首2-4名成績、操行優異的學生 l 再從名單中篩選在去年活動方面有良好表現的學生。 l 最後交由校長作最後推薦 |